索 引 號 | 01425820-5/2014-00023 | 分 類 | 其他 /決議 |
發布機構 | 連云區財政局 | 發文日期 | 2014-01-16 |
標 題 | 連云區201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財政預算草案報告 | ||
文 號 | 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
時 效 | 有效 |
連云區201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財政預算草案報告
區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文件(三)
連云區201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
2015年財政預算草案報告
--2015年1月13日在連云區第十四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區財政局局長 張茂彬
各位代表:
受區政府委托,現在向大會提交全區201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財政預算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4年,全區財稅部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區人大監督指導及區政協大力支持下,積極組織財政收入,狠抓稅源培植,優化支出結構,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力地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1. 全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批準的2014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算調整數為135000萬元。2014年,全區實際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9126萬元,完成預算調整數的103.1%。
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批準的2014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調整數為133688萬元, 加上上級追加指標8797萬元和轉移支付1500萬元,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調整為143985萬元。2014年,全區實際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1287萬元,完成預算調整數的91.2%,比2013年實際增支7939萬元,增長6.4%。
2. 區級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批準的2014年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算調整數為126000萬元。2014年,區級實際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9690萬元,完成年度預算調整數的102.9%。
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批準的2014年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調整數為98629萬元, 加上上級財政追加指標8643萬元和轉移支付1500萬元,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調整為108772萬元。2014年,區級實際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6575萬元,完成預算調整數的98%,比2013年實際增支1060萬元,增長1.0%。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批準的2014年全區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調整數為4億元。2014年,全區實際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45054萬元,完成預算調整數的112.6%。
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批準的2014年全區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調整數為4億元, 加上上年結轉指標1981萬元,上級追加指標4797萬元,政府性基金財力超收5054萬元,全區政府性基金支出調整為51832萬元。2014年,全區實際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45889萬元,完成預算調整數的88.5%。
因財政結算尚未完成,現在報告的財政預算收支情況與最后的決算還會有差距,屆時我們再向區人大常委會報告。
(三)完成2014年財政預算任務的主要措施
1. 強化征管措施,做好分析監控,積極組織收入。一是強化收入目標管理。年初細化分解財政收入任務,完善財政收入考核獎勵辦法,定期召開財稅分析會,及時化解矛盾和問題。二是加強稅收分析。及時掌握經濟形勢、宏觀政策和征管措施對稅收變化的影響,準確預測稅收變動趨勢,制定有針對性的組織收入方案。三是加強稅收征管。對區內重點稅源和重點企業實行動態跟蹤,強化小稅種和零散稅源的征管,推進稅收風險管理,開展稅收專項檢查,確保依法征收。四是扎實開展協稅護稅。完善協稅護稅工作機制和考核辦法,組建區、街、村(居)三級聯動和財、稅協同作戰的三縱兩橫協稅護稅網絡,做好建筑工程項目登記工作,跟蹤納稅情況,挖掘增收潛力。五是深化非稅收入征繳改革。完善非稅收繳分離制度,確保非稅收入及時足額入庫。
2. 落實財稅政策,服務經濟發展,培植壯大財源。一是認真落實營改增、公共基礎設施企業所得稅優惠、小微企業減免兩稅等政策,減免企業稅收592萬元。二是爭取和安排企業自主創新、現代服務業發展等資金588萬元,扶持企業技術更新與發展。三是辦理出口貨物退稅和免抵調減14094萬元,支持外貿企業發展。安排納稅大戶獎勵資金397萬元,鼓勵區內重點企業做大做強。四是做好板橋園區投產企業經濟監測工作,籌措資金支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園區企業發展。
3. 優化支出結構,發展社會事業,著力改善民生。一是支持教育優先發展。安排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資金1038萬元,安排校安工程建設資金2900萬元,兌現2013年獎勵性績效工資2818萬元,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善辦學條件。二是認真落實惠農政策。積極向上爭取高效設施農業等專項資金2410萬元,安排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補助資金和農橋建設資金151萬元,通過一折通發放33項惠民補貼資金1335萬元,改善農村生活、生產條件,支持農業可持續發展。三是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高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財政補助標準,安排1024萬元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加大基本藥物制度補助力度。四是支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發放各類補助資金741萬元,安排279萬元用于社會福利中心建設,發放尊老金189萬元,發放義務兵優待金230萬元,安排無軍籍退休職工工資173萬元。五是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和城鄉環境改善。籌集4850萬元用于城鄉環境整治、海濱大道拆遷補償、污水處理等支出,努力改善城鄉面貌。
4. 推進財政改革,依法科學理財,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加強綜合預算編制。將單位預算資金和非稅收入實行扎口管理,嚴格審核非稅資金用款計劃,維護部門預算的嚴肅性。二是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做好政府性債務清理甄別,完善政府債務實施意見和辦法,規范政府債務管理。三是全面深化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利用財政一體化平臺,構筑公共財政的基本框架,細化預算編制項目,優化業務流程,簡化清算程序。四是完善政府采購管理制度。推行批量采購,推進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 擴大政府采購范圍,全年完成政府采購3531萬元,資金節約率15.6% 。五是加強財政監督。開展全區財務大檢查,規范財務管理,確保財政資金、資產安全完整。
2014年,全區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較好,但財政運轉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重點行業企業減收幅度大、工業稅收占比低、 營改增等結構性減稅政策壓縮財政增收空間,同時各項社會事業改革和發展對財政資金的剛性需求大大增加,財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
二、2015年財政預算草案
根據全區面臨的經濟財政形勢和省市對財政工作的要求,2015年預算安排將搶抓新一輪江蘇沿海開發、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等重大發展機遇,圍繞3456發展戰略,按照保工資、保穩定、保運轉的原則,優化支出結構,嚴控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著力改善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支持項目招引和產業轉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2015年全區和區級預算草案是: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草案
1. 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草案
2015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157212萬元,比2014年增長13%。根據收入預算和現行財政體制測算,將非稅收入納入預算管理后,2015年全區財政當年財力預計為81700萬元,全部安排支出。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81700萬元,比2014年年初預算下降8.6%,全區財政預算安排收支平衡。
2.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草案
2015年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為146550萬元,比2014年增長13%。根據收入預算和現行財政體制測算,將非稅收入納入預算管理后,2015年區級財政當年財力預計為72500萬元,全部安排支出。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72500萬元,比2014年年初預算下降8.5%,區級財政預算安排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草案
2015年區級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為63000萬元,2015年區級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為63000萬元,全部安排支出。區級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收支平衡。
由于2015年增收壓力依然較大,而且增支因素較多,為確保當年財政預算收支平衡,還有一些支出項目受財力限制沒能安排;同時在預算執行中還會出現新的減收增支因素,因此我們將大力培植稅源經濟,積極深化財稅改革,千方百計管好用好民生資金,建立健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長效機制,在加快發展中逐步解決面臨的矛盾和困難。
三、務實創新,克難奮進,全面完成2015年預算任務
(一)狠抓增收節支,全面提升財政保障的能力。以信息化治稅和精細化管稅為手段,形成部門配合、區街聯動的綜合治稅合力;進一步強化財政運行分析監測,全力做好財政管理體制調整、營改增擴圍等重大政策變動的準備;完善街道及征收部門收入考核機制,突出重點、量質齊抓;科學安排預算支出,繼續壓縮三公經費等支出。認真做好財力測算,確保財政收支平衡,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
(二)突出企業發展,全面提升財源培植的能力。充分發揮財政職能,大力推進結構合理、后勁充足的梯度財源體系建設。抓好骨干稅源,服務港口集團、港口股份等龍頭稅源企業健康發展;抓穩支撐型稅源,扶持華樂合金、麗港稀土等重點工業企業提檔升級;助力后備稅源,促進嘉瑞寶、大潤發等現代服務業做強做大。積極引導和幫助企業向上爭取技改資金和其他項目資金。
(三)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提升改善民生的能力。努力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工作,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堅持厲行節約,把民生社會事業放在優先保障的位置,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城鄉統籌、綠色、和諧發展,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提高社保對象保障標準,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四)推進財政改革,全面提升科學理財的能力。強化財政管理基礎工作,健全制度和標準體系,優化業務流程,進一步提高財政管理水平。完善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長效機制和風險防控體系,科學控制債務規模,積極申請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降低融資成本,優化期限結構。深入推進部門預決算、三公經費公開,提高預決算透明度。嚴肅預算追加,建立科學規范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完善財政監督長效機制,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指導下,在區政協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有決心、有信心,以改革的精神適應新常態,以創新的思維迎接新挑戰,提振精神,迎難而上,為全面完成財政預算任務、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