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欧美 在线 中文日韩二区,免费A∨中文高清乱码专区,无码m毛片一区二区COM,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PPT

當前位置:連云區> 養老服務
索 引 號 14258248/2021-00325 分 類 勞動、人事、監察/其他 / 通知
發布機構 連云區 發文日期 2020-06-24
標 題 關于印發《江蘇省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文 號 蘇民規〔2020〕3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時 效 有效

關于印發《江蘇省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 時間:2020-06-24 09:36:17 來源:連云區 閱讀次數:

各市、縣(市、區)民政局:

為加快建立統一科學的養老機構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健全養老機構質量提升和安全保障長效機制,激發養老服務發展活力,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民政部關于加快建立全國統一養老機構等級評定體系的指導意見》(民發〔2019〕137號)、《省政府關于進一步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9〕85號)等相關規定,省民政廳制定了《江蘇省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管理辦法(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江蘇省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快建立統一科學的養老機構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健全養老機構質量提升和安全保障長效機制,激發養老服務發展活力,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民政部關于加快建立全國統一養老機構等級評定體系的指導意見》《省政府關于進一步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GB/T 37276-2018),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養老機構,是指依法辦理登記,并獲得養老機構設立許可或已完成屬地民政部門備案,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和照料護理服務的機構。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等級評定機構,是指負責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或復核工作的各級民政部門及其委托的相關單位或機構。

第四條 本辦法所稱養老機構等級評定,是指養老機構按照本辦法要求,根據《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GB/T37276-2018),開展自我評價,并接受養老機構等級評定機構評定、作出評定等級結論的過程。

第五條 養老機構等級評定采用等級制,從高到低依次為五級、四級、三級、二級、一級五個等級。養老機構評定的等級有效期為三年。有效期滿后,原評定等級自動失效。

第六條 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應當堅持自愿申請、分級評定、客觀公正、動態管理的原則,實行政府指導、社會參與、獨立運作的工作機制。

第七條 省民政廳負責制定全省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管理辦法,指導全省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并對各級民政部門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進行監督指導。設區市民政部門可以結合本地特點,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已經開展等級評定的地區遵循“內容只增不減、標準只升不降”的原則,適當調整標準,做好與國家標準的銜接工作。

第二章 評定對象和條件

第八條 申請等級評定的養老機構應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一)經民政部門備案或原辦理的養老機構許可證在有效期限內;

(二)持續運營一年以上并符合《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GB/T 37276-2018)申請等級評定基本要求與條件的養老機構。

第九條 養老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評定機構不予等級評定:

(一)未依法辦理登記手續;

(二)養老機構設立許可未在有效期內或未進行備案的;

(三)上年度受到有關部門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或者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尚未執行完畢的;

(四)被政府有關部門或者司法機關立案調查并處于調查期間的;

(五)被列入養老服務市場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的;

(六)前次申請評定等級未通過,距離前次申請時間不滿一年的;

(七)存在相關違紀違法行為的;

(八)其他不符合評定條件的。

第十條 養老機構評定的等級有效期滿前三個月,養老機構可以申請重新評定,評定程序與首次評定相同。

第十一條 養老機構在獲得評定等級一年后,符合更高等級標準的,可向屬地民政部門提出等級晉升申請。養老機構經評定晉級通過后,由民政部門發放相應等級的牌匾和證書。未通過晉級評定的,繼續保留原先等級。養老機構在等級有效期內有且僅有一次晉級機會,且應該逐級晉升。養老機構晉升等級后的有效期為三年,在有效期內不得再次晉級。

第三章 等級評定組織與職責

第十二條 省民政廳負責組建由業務主管部門、研究機構、相關行業組織、專家等組成的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委員會(以下簡稱評定委員會),統籌實施全省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評定委員會委員由評定委員會聘任,任期兩年。評定委員會可以下設辦公室或委托社會機構(以下簡稱評定辦公室),負責評定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第十三條 各市、縣(市、區)民政部門應設立評定委員會,制定本地區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各地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的層級權限由各設區市民政部門自主確定。

第十四條 評定委員會委員應當具備下列資格和條件: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熟悉養老機構管理、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相關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標準規范,并經等級評定培訓合格;

(二)在所從事領域具有較突出業績和較高聲譽;

(三)具有維護評定工作客觀、公平、公正、廉潔的職業道德與操守。

第十五條 省評定委員會負責統籌協調全省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其職責和權限為:

(一)制(修)訂本省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相關管理制度;

(二)指導地方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和復核工作;

(三)組織實施五級養老機構的等級評定工作,必要時可組織實施四級及以下養老機構的等級評定;

(四)負責指導開展省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復核及糾紛爭議裁定工作;

(五)對下級等級評定機構違反規定評定的結果提出糾正意見;

(六)對地方民政部門開展的養老機構等級評定信息進行歸集;

(七)組織實施對全省等級養老機構的抽查復核工作,每年抽查復核比例不低于當年獲評等級機構總數的 10%;

(八)建立和管理評定專家庫,對評定專家開展培訓工作;

(九)制作和核發五級養老機構的證書、牌匾。

(十)其他相關工作。

第十六條 評定委員會召開最終評定會議須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員出席。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評定結論須經全體委員半數以上通過有效。

十七條 評定委員會應建立評定專家庫,組建評定專家組,負責對申請評定等級的養老機構進行現場考察評價,并提出初步評定意見。評定專家組由政府部門、養老機構、社會組織等有關專業人員組成,專家組成員應不少于五人,其中從事養老機構管理的實務專家不少于三人。

第十八條 評定專家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準確把握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相關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標準規范,并經等級評定培訓合格;

(二)熟悉養老機構的建設、運營、管理、服務等主要業務;

(三)具備履行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的專業能力和廉潔、嚴謹的職業道德;

(四)身體健康,能夠承擔等級評定工作。

第四章 等級評定程序和要求

第十九條 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依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民政部門統一組織發布養老機構等級評定通知;

(二)養老機構對照等級劃分與評定標準進行自評,并根據自評結果向相應層級民政部門提出申請;申請五級等級評定的養老機構,應向設區市民政部門提出申請,報送相應評定資料,由設區市民政部門審核把關后,匯總上報至省民政廳;

(三)民政部門初審養老機構參評資格,并公示符合參評條件的養老機構名單,公示期為五個工作日;

(四)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專家進行現場考察評價,由評定專家組提出初步評定意見;

(五)評定委員會審核初步評定意見并提出評定等級;

(六)民政部門公示評定等級結果,公示期為五個工作日;

(七)民政部門受理復核申請和舉報;

(八)評定委員會確認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結果,民政部門發布公告,并向獲得等級的養老機構送達評定結果通知書,頒發等級證書和牌匾。

第二十條 評定等級牌匾應當懸掛在服務場所或者辦公場所的明顯位置,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第二十一條 養老機構提出等級評定申請,應當提交以下評定申請材料:

(一)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申請書;(二)養老機構自評報告;(三)民政部門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二條 各級民政部門對養老機構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后,應當根據下列情況作出是否受理的處理意見:

(一)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要求的,或者補正符合要求的,應當在十個工作日內予以受理,并給予回執。

(二)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規定內容及形式的,應當在五個工作日內一次性書面告知養老機構需要補正的材料及提交期限;養老機構逾期不補正或者補正不完全的,視為放棄申請。

第二十三條 民政部門在受理評定申請后,應當明確評定時間和日程安排。五級養老機構等級評定每年集中受理評定一次,四級及以下養老機構等級評定每年集中受理1-2次。

第二十四條 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包括對養老機構的書面評價、現場評價和社會評價等方面的綜合評價。書面評價的內容和項目主要包括養老機構根據要求提交的等級評定申請材料。現場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養老機構等級評定標準符合情況,養老機構開展各項服務工作的情況等。社會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養老機構參與行風評議情況,入住老年人及其家屬滿意度調查結果等。

第二十五條 等級評定期間,等級評定機構和評定專家有權要求參加評定的養老機構提供必要的文件和證明材料,并對相關評定材料留檔備查。參加等級評定的養老機構應當予以配合,如實提供相關資料。評定機構應當建立健全評定工作檔案管理制度,對評價過程中的文件資料妥善保管,不得用作等級評定工作以外的其他用途。

第二十六條 各設區市民政部門應當將獲得三級、四級的養老機構名單于評定確認后三十日內報省民政廳備案。

第五章回避與復核

第二十七條 評定委員會委員、評定專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回避:

(一)與申請評定的養老機構有利害關系的;

(二)曾在申請評定的養老機構任職,離職不滿3年的;

(三)與申請評定的養老機構有其他可能影響評定結果公正關系的。評定專家組成員向評定委員會提出回避申請,評定委員會應當及時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

第二十八條 申請評定的養老機構對評定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在公示期內向相關民政部門提出書面復核申請。民政部門對復核申請和原始證明材料審核認定后受理復核申請。

第二十九 條評定委員會應當充分聽取評定專家組的初評情況介紹和申請復核養老機構的陳述,必要時可以重新進行現場評價,并以記名投票的方式表決,復核結果須經全體委員半數以上通過。

第三十條 民政部門應當于評定委員會作出復核結果之日起十五日內,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請復核的養老機構。

第六章監督管理

第三十一條 各級民政部門應當加強對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的監督管理,加強對評定組織、評定人員、回避制度、評定程序、評定等級、紀律執行等方面情況的審查和監督,暢通監督舉報渠道,確保評定工作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第三十二條 養老機構在評定過程中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終止評定:

(一)發生重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的;

(二)提供虛假評定資料,有偽造、涂改有關檔案資料等弄虛作假行為,并被查證屬實的;

(三)有信訪反映存在重大違法、違規、違紀行為,并經查證屬實的;

(四)存在可能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風險,被責令限期改正的;

(五)違反評定紀律,采取不規范行為干擾評定專家工作,影響評定工作公平公正開展的;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違法行為。

第三十三條 已取得評定等級的養老機構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門按照權限作出降低評定等級的處理,情節嚴重的取消評定等級,并收回牌匾和證書:

(一)等級評定中提供虛假情況和資料,或者與評定人員串通作弊,致使評定情況失實的;

(二)違反評定紀律,采取不規范行為干擾評定專家工作,影響評定工作公平公正開展的;

(三)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或者存在可能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重大風險隱患的;

(四)存在欺老虐老行為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

(五)涉嫌非法集資,損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

(六)存在嚴重失信行為,被實施聯合懲戒或者被列入養老服務市場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的;

(七)涂改、偽造、出租、出借評定等級證書,或者偽造、出租、出借評定等級牌匾的;

(八)養老機構未按規定參加年檢、年報的;

(九)受政府有關部門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限期停止活動等行政處罰的;

(十)存在相關違紀違法行為的。

第三十四條 在等級有效期內,評定委員會每年對本級評定的養老機構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抽查復審。復審后不符合原評定等級標準的,由評定委員會作出評定決議,并取消相應等級評定結果。

第三十五條 被降低評定等級的養老機構在一年內不得提出等級晉升的評定申請,被取消評定等級的養老機構在三年內不得提出等級評定申請。

第三十六條 民政部門應以書面形式將降低或者取消評定等級的決定告知被處理的養老機構,并向社會公告。

第三十七條 評定專家在評定工作中未履行職責或者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的,取消其專家資格,并向屬地及省級信用管理系統推報相關信息。

第三十八條 評定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評定專家違反規定、干預正常評定工作的,民政部門應當及時糾正;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取消其參與評定工作資格并依據相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涉嫌違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三十九 被取消評定等級的養老機構須在收到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將原評定等級證書、牌匾退回民政部門;被降低評定等級的養老機構須在收到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將評定等級證書、牌匾退回民政部門,換發相應的評定等級證書、牌匾。拒不退回(換)的,由民政部門公告作廢。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條 本辦法由江蘇省民政廳負責解釋。

第四十一條 已經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的地區,對于已經評定的三級及以下養老機構,可與國家標準的三級及以下養老機構進行轉換或平移,有效期滿后應當按照現行國家標準重新評定;四級及以上養老機構,應當按照現行國家標準進行復核評定;尚未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的地區,一律采用國家標準進行評定。

第四十二條 本辦法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


附件

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申請書

根據國家標準《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本養老機構申請評定為()級養老機構。本養老機構明確并承諾:

1.已按照《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實施指南進行了自評,申請資料表格中的各項數據客觀真實。

2.同意按照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委員會的決定,確定或改變本養老機構的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