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 | 066001/2024-00013 | 分 類 | 國民經濟管理、國有資產監管/國民經濟發展規劃、計劃 / 報告 |
發布機構 | 經發局 | 發文日期 | 2024-01-12 |
標 題 | 連云區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 ||
文 號 | 無〔〕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連云區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 ||
時 效 | 有效 |
連云區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區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文件(二)
連云區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與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2024年1月10日在連云區第十六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區經濟發展局
各位代表:
我受區政府委托,現向大會報告全區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寶貴意見。
一、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23年,全區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各項決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區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282億元,同比增長7%,低預期目標1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165億元,同比增長16.5%,高預期目標7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完成117億元,同比增長45.6%,高預期目標25.6個百分點。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3.6億元,同比增長9.5%,高預期目標0.5個百分點。
——實際利用外資預計完成3789萬美元,完成預期目標的37.9%。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完成84億元,同比增長7%,低預期目標1個百分點。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完成5.36萬元,同比增長5.7%,低預期目標2.3個百分點。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完成2.69萬元,同比增長6.5%,低預期目標1.5個百分點。
2023年,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強產業、調結構,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傳統農業加快轉型。農村一二三產業加快融合,積極申報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4000萬元中央預算內資金。海洋牧場加快建設,連島海域1.8萬畝海洋牧場完成海域本底調查、海域論證及環評等工作。“深藍”號南極磷蝦專業捕撈加工船捕撈鮮蝦4萬多噸,運回南極磷蝦粉5500噸,南極磷蝦油生產線投產。工業經濟止跌回升。預計完成規上工業產值438億元,同比下降6.4%,工業應稅銷售收入485.8億元,同比下降7.2%,降幅分別較上半年收窄1.8、6.3個百分點。強優企業銷售收入降幅逐步收窄,華樂集團完成工業應稅銷售收入117億元,下降5.3%;豐益產業園完成工業應稅銷售收入65.6億元,下降25.2%;三吉利化工完成工業應稅銷售收入8.8億元,下降28.7%。三吉利化工、豐益表面活性材料2家公司被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國家級綠色工廠。現代服務業加速恢復。上合物流園功能進一步提升,成功承辦2023中國——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圓桌會議,豐禾糧食倉儲、豐樹物流園等物流項目建成。旅游市場活力迸發,全年接待游客5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75.2億元,實現較大幅度增長。消費潛力逐步釋放,限上住宿業完成營業額1.5億元,同比增長26%;限上餐飲業完成營業額5600萬元,同比增長23%;限上零售業完成銷售額9億元,同比下降6%。
(二)攻項目、抓進度,新增長點不斷擴大。省重大項目攻堅突破。中復神鷹碳纖維材料項目一、二標段正在施工,6棟聚合車間已封頂,三、四標段正在籌備進場施工;田灣核電站七八號核島、常規島主體工程正在有序推進;抽水蓄能電站配套工程啟動建設,正在開展征地移民及工程監理等招標工作。市重點項目壓茬推進。13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10個重點項目建成投產。中核田灣200萬千瓦灘涂光伏項目升壓站、儲能電站完成主體建設;豐益脂肪酸鹽技改項目一標段完成主體驗收,二標段主車間鋼結構安裝完成,設備安裝完成80%;豐益氨基酸表活系列產品技改項目主車間承臺基礎完成,鋼結構、設備、管道正在安裝;三吉利苯二酚綠色高端下游產品技改鋼結構施工完成,正在安裝設備;其他項目有序推進。
(三)出政策、優服務,經濟發展更具潛力。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全面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突破年”專項行動,全力爭先進位。扎實推進9個省指標、1個市指標和3個滿意度,共形成“聯檢聚力+多方協作”拓展民企司法保護新路徑等9項創新成果。深入開展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幫助市場主體解決經營性停車場收費標準不規范等100余件急難愁盼問題。惠企政策全面落實。貫徹落實省市推動經濟運行回升向好等政策措施,制定《連云區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連云區支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連云區落實江蘇省海洋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工作任務清單》《連云區關于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若干政策措施工作任務清單》等政策措施,發放產業扶持引導資金1000萬元,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對上爭取成效顯著。強化資金爭取,搶抓政策黃金機遇期,申請增發國債項目22個,累計上報資金需求約21億元。堿渣治理、云港冷鏈產業園、中山路南側排水設施改造等6個項目8億元資金需求,已經報送至國家發改委。全年累計獲批上級各項資金4.92億元。
(四)抓建設、樹形象,美麗海濱加快塑造。城區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連云新城鹽城路、青島路完成提升,云山路建成通車。改造老舊小區27個。完成污水管網疏通及修復15公里。建成省級垃圾分類達標小區13個、“四分類”小區15個。最美海岸線快出形象。西連島綜合開發加快推進,開工建設精品酒店,連島漁港防波堤及碼頭正式竣工,基本完成小龜山沿街店鋪整治,連島獲評全國“和美海島”,連島海濱風情小鎮被命名為首批省級特色小鎮。海濱大道景觀提升成效顯著,提檔升級海濱大道沿線綠化景觀12處,“藍灣百里”最靚麗的風景線生動展現。特色鄉村展現新風貌。大竹園村獲評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李莊村榮獲“2023中國最美村鎮”宜居宜業和美獎,寶山村獲批省特色田園鄉村。蘇云茶葉專業合作社獲評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改建農路7.5公里。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創建生態宜居美麗示范街道1個、示范村2個。建成口袋公園7個,新增城鎮綠色建筑14萬平方米,新增及改造綠地20.1公頃。PM2.5濃度均值29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79.4%。排淡河、燒香河等流域水質穩步提升,鳳凰河整治工程完成河道清淤疏浚、岸線綠化等。
(五)提品質、求突破,教育水平穩步提高。教育布局不斷優化。東港中學云山校區、東港中學海棠校區投入使用,云山小學擴容增位,原東港中學作為云山小學西校區使用。茗怡花園、萬潤星河小區配套幼兒園投入使用,恒泰悅瓏府小區配套幼兒園具備使用條件。教育質量顯著提升。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99.4%,省市優質幼兒園覆蓋率93.7%。中考綜合評估成績在全市名列前茅,新海高中統招達線占比近三年逐年遞增。制定“5+2+X”課后延時服務方案,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參與率達94%。招錄在編教師60人(其中,高層次人才18人、骨干教師1人)。
(六)強基礎、補弱項,民生福祉不斷厚植。健康連云持續推進。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區公共衛生中心完成封頂,省中醫院連云港醫院列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名單并落戶連云新城,云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評江蘇省社區醫院。組織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15621人次。社會保障更加健全。完成230戶困難老人居家(家庭)適老化改造。改造提升3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新增城鎮就業4700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200人。完成低保提標,低保標準由650元調整至672元。靈活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享受人員共計6875人。累計發放各類救助資金近2000萬元。民生實事加快實施。環山低壓片區供水改造加快實施,云山街道李莊村及白果樹村等環山低壓片區自來水改造掃尾工程基本完成。改造及新建燃氣管道約15公里,新增燃氣用戶1050戶。完成5條背街小巷改造,維修及改造路燈150盞。新增新能源汽車充電樁336個,安裝電動自行車充電樁1200個。統籌推進平安建設、安全生產、食品安全提升等各項社會事業。
全區經濟發展持續回升,社會事業高質量發展,但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在:一是重點行業運行面臨新的挑戰。受市場行情影響,金屬材料、油脂和精細化工產品價格走低,工業企業效益下滑。受國際海運市場影響,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收入呈下降態勢。二是國際化海濱城區建設任重道遠。港產城融合發展仍需加強,城區和產業園區之間快速路推進仍需加快。三是民生領域仍有短板。教育、文化、體育、養老等公共服務與老百姓期盼尚有一定差距。
二、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安排
當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但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我區擁有共建“一帶一路”、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江蘇沿海地區發展等多重國家戰略疊加優勢,特別是《江蘇省海洋產業發展方案》中提出“推動連云港打造彰顯山海特色的現代海洋城市”,全市提出推動港產城一體化發展戰略,我區都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同時碳纖維、海上光伏發電、南極磷蝦產業園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建設,豐益產業園、三吉利等一批技改項目加快實施,為全區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綜上分析,2024年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指標計劃初步安排為: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0%。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6%。
——批零住餐貿易額增長8%。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
——生態環境、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等約束性指標按市下達任務執行。
三、2024年主要工作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目標任務的鞏固增效年,是連云港市成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40周年。全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對連云港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四屆五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以及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緊緊圍繞市委確立的“鞏固增效”年度主題以及區委“六個顯著提升”目標要求,持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奮力譜寫現代化國際海濱城區建設新篇章。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發展海洋新興產業,不斷激發藍色經濟動能
推動海洋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海洋牧場建設,探索深遠海網箱養殖,開展人工魚礁投放、增殖放流、網箱養殖。大力發展“深藍漁業”,加快南極磷蝦產業園建設,力爭年捕撈南極磷蝦5萬噸以上,啟動南極磷蝦蛋白肽生產線建設。積極發展休閑漁業,爭取休閑漁業政策取得突破,完善休閑漁業配套設施。持續壯大沿海工業。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服務核電七八號機組項目,推動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全面建設,中核田灣200萬千瓦灘涂光伏示范項目部分并網,加快推進190萬千瓦海上光伏、光伏組件、儲能等項目,探索綠電制氫等產業鏈發展。積極發展新材料產業,加快培育海上風電材料、海洋工程材料、高性能膜等新材料產業,做強做優金屬材料、油脂和精細化工等領域新材料產業,推動中復神鷹碳纖維材料項目部分生產線投產。積極引進高端海洋裝備、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提升現代海洋服務業。提升上合物流園發展能級,推動冷鏈物流倉儲加工產業園建成投用,服務皮帶機廊道工程加快建設。提升濱海旅游能級,加快海州灣之星水上酒店、游艇俱樂部等項目建設。扮靚北固山(小官山北片區)濱海旅游、西大堤沿海旅游帶顏值。
(二)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奮力筑牢經濟增長根基
強化項目支撐作用。全力服務2024年省、市兩級重點項目推進工作。緊抓項目開工、緊盯項目進度,想方設法幫助企業解決前期手續辦理中的各項問題,形成更多有效投資。推動凱實新能源電池關鍵材料、佳晟高效光伏組件等17個項目開工建設,力促19個續建項目快出形象,力爭三吉利苯二酚綠色高端下游產品技改、豐益脂肪酸鹽技改等項目盡快投產達效。加大對上爭取力度。繼續搶抓政策機遇期,圍繞增發國債和政府專項債的支持領域,強化項目儲備,動態調整對上爭取資金項目儲備庫,提高資金申報成功率,為全區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社會事業注入“活水”。
(三)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增強高質發展動力活力
推進自貿試驗區改革。加快港航服務中心改建,提升“一站式”港航數字商務服務平臺功能,提升自貿試驗區港航服務中心服務能級。壯大跨境電商產業,繼續拓展提升“點點通”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功能,打造行業領先的一站式跨境電商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圍繞自貿試驗區港航物流、跨境電商等領域,推動多式聯運、倉儲管理等方面形成創新實踐成果。提升開放合作載體。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交流,推動產業與物流發展,力爭開行中哈公鐵聯運國際貨運班列,比什凱克海外倉建成投用。深化南北結對幫扶合作,不斷推進與無錫市濱湖區產業、文旅、科教等領域合作共建。全力優化營商環境。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年”專項行動,鞏固省委巡視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活動成果,始終以市場主體獲得感滿意度為導向,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制度創新,千方百計解決企業群眾的急難愁盼,推動全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
(四)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力建設美麗海濱之城
打造特色海濱城區。推進西連島綜合開發,整治小龜山沿海段落,加快精品酒店建設,完成連島漁港經濟區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實施連云老街勝利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提升工程,推進連云老街綠化提升、上海大旅社修繕及活化利用等項目。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堅持科學治理,確保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提升、國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探索堿渣治理高值化新工藝。實施北排淡河(昆侖山路—泰山路)生態緩沖帶保護與修復,推進實施東哨路、竹島路、鴿島路綠化提升工程。提升城區功能品質。完成沃壤山路下穿228國道工程。推進城鄉污水管網建設,優化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建設3個口袋公園,打造一批精品公園綠地。加強避難場所日常管理工作,推進新城商務公園固定防災避難場所建設。
(五)持續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不斷優化教育布局。圍繞北固山周邊及新城片區教育規劃調整,規劃建設東港中學連云新城校區,論證布點海棠校區九年一貫制學校,推進上城國際小區配套園投入使用。著重提升教育品質。繼續實施義務教育學校薄改與能力提升工程,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加大“名特優”教師培養引進力度,持續擴大高層次人才和骨干教師招引比例,系統實施新教師、校(園)長、學科骨干教師、班主任等領航工程培訓。提高中小學教育集團化辦學水平,抓實東港中學與頭部學校質量分析和教學過程指導,不斷提升教育質量。
(六)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傾力提高群眾幸福指數
穩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推進連云區公共衛生中心建設,爭取具備投入使用條件。服務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建設。開展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中醫藥惠民等活動。完善基層公共文體設施,組織開展廣場文化惠民活動60場次,提檔升級15處全民健身場所。推動居民就業,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000人。穩步提升城鄉居民養老待遇水平,落細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集體補助。扎實推進民生項目。鞏固老舊小區改造成果,安裝電梯智能監控裝置350臺。改造背街小巷5條,新建及維修路燈150盞。完善公共交通設施,持續優化公交線路。深入推進安全生產、社會治理、信用建設、雙擁共建等社會事業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做好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讓我們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敢于擔當,奮發有為,求真務實,踔厲前行,為建設現代化國際海濱城區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