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 | 01425816-8/2017-00002 | 分 類 | 國民經濟管理、國有資產監管 / 通告 |
發布機構 | 連云區經發局 | 發文日期 | 2017-03-21 |
標 題 | 連云區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 ||
文 號 | 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
時 效 | 有效 |
連云區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各位代表:
我受區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全區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16年,全區上下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各項決策,積極搶抓“一帶一路”倡議機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面實施3456發展戰略,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實現了十三五的良好開局。
--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5.6億元,增長7.8%。
--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7億元,增長21%。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9.4億元。
--實際利用外資到賬3664萬美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70元,增長9.5%。
--農民人均純收入23320元,增長10.7%。
2016年,全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三次產業穩中有進,轉型升級取得實質進展
農漁產業穩步發展。全區完成農業總產值10.6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漁業產值9.55億元。紫菜產業健康發展,全區紫菜養殖面積近14萬畝,鮮菜產量10萬噸左右,產值2.9億元;擁有紫菜一次加工機140余臺,一次加工紫菜14億張,產值3.9億元;區內舉辦紫菜交易會5場次,場內成交12億張,成交額3.7億元。發展5000畝壇紫菜養殖,年產量2500噸,銷售額1500萬元,逐步形成條斑紫菜、壇紫菜輪養新格局。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重點打造宿城休閑旅游園、無公害茶葉采摘園等品牌農家樂項目。
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全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13.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工業投資、工業用電量分別增長8.1%、15%、15%。特色產業發展形勢良好,油化鹽化、金屬材料產業全年實現產值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63%,其中油化鹽化產業全年實現產值30.6億元,同比增長5.5%;金屬材料產業全年實現產值38.6億元,同比增長2.6%。骨干企業培育成效明顯,益海、華樂合金、三吉利化工被列入市2016-2020培強培優行動計劃。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實施三吉利苯酚精餾余熱利用、根深雙面淋膜等9個技改項目;金橋豐益氯堿、科萊恩豐益脂肪胺2家企業成功申報省級示范智能車間;三吉利化工、金橋豐益氯堿獲得省級兩化融合示范試點企業稱號。
第三產業活力增強。全年完成服務業增加值73.6億元,同比增長11%。旅游業繁榮發展,成功申報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連島自駕游營地、孔雀園、梅花園項目建成,榮獲全國十大美麗海島、江蘇最美跑步路線等稱號;海上云臺山景區完成保駕山路、環山路提檔升級;成功舉辦第三屆海濱旅游月、“一帶一路”法起文化節等活動。連接海上云臺山和連云老街兩個景區的景觀棧道建成開放。跨境電商取得新突破,點點通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通過海關、國檢驗收并上線運營,跨境直購業務全面開展。消費市場健康運行,全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3億元,同比增長11.2%。批發業和住宿業分別增長5%、11%。
(二)重點項目有序推進,投資規模不斷擴大
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推進全區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核心舉措,以列入省、市重點項目為抓手,不斷加大項目推進力度。2016年列入市重點的15個項目,完成投資40.8億元,完成年計劃的
102.3%,其中產業項目12個,完成投資36.2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2.5%。積極開展春季、秋季重點工業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三吉利鄰甲酚項目主體完成,部分設備安裝。華樂合金冷軋項目廠區拋填平整,設備采購。益海助劑、新世紀石化、千紅石化、泰輝集裝箱竣工。連云新城租賃式辦公樓A5、A6、B1-B3完成外裝,豐惠廣場主體封頂,進行樓體外裝。保稅交易展示中心二期、跨境直購中心投入運營。連島中心漁港建設加快,正在進行基礎清淤及配套工程。其他重點項目均有序推進。
(三)創衛工作強勢推進,城鄉面貌得到明顯改善
大力推進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扎實開展各類創衛達標工作,整治人行道13.6萬平方米,清理小區積存垃圾5.7萬噸,改造小區道路9.3萬平方米,城市形象不斷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不斷完善。田灣跨海大橋、北疏港隧道、云宿路竣工通車,骨干路網進一步完善。重點工程加快推進,院前路跨鐵路立交橋施工順利,中華路提升改造工程建成通車,中華路西延工程開工建設,連高公路、云門路等農村公路升級改造,新改建便民道路130余條。舊城改造穩步推進,完成8個地塊征收。城市功能日益完善,連島污水處理廠建成,鋪設高公島、云山片區污水管網10公里左右。新絲路零點公園加快建設,實施公園廣場、景點、道路等四類20余項綠化工程,新增綠化面積20公頃;提升陶庵、南巷低壓片區供水系統;接通連島、高公島燃氣主管道。市容環境顯著改善,在全市率先完成智慧環衛平臺建設,購置環衛專用車輛162臺。拆除市區燃煤小鍋爐,強化秸稈禁燒,推進大氣治理,通過省級生態區技術評估。
(四)民生項目扎實推進,社會事業發展不斷進步
社會事業快速發展。教育重點工程有序推進,海濱中學新校區啟用,云山小學開工建設,墟溝小學教育集團掛牌成立,率先創成省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區,獲評省平安校園建設示范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完成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升改造,醫聯體建設深入推進。文體服務體系不斷完善,10分鐘文化圈、10分鐘健身圈全面建成,基本實現街道綜合文化站、社區文化中心、農家書屋全覆蓋。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新增城鎮就業6080人,城鄉居民就業技能培訓1262人。新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900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達3.9萬人,新農合參合人數達1.5萬人,城市低保提高至每人每月510元。民生實事扎實推進。公共自行車投入使用,合理布局28個站點。新改造澳連小區等老舊小區8個,改造危舊房屋1.5萬平方米。新建西園社區等3家標準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達95%。統籌推進平安創建、食品安全、慈善公益等各項社會事業。
二、2017年計劃初步安排
從宏觀環境看,當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特征更加明顯,將呈現L型走勢,近期是穩中趨緩,外部的諸多風險挑戰與國內的改革發展穩定難題交織疊加,宏觀形勢更加復雜。
從我區情況看,既面臨挑戰,也蘊含機遇。在經濟新常態下,全區經濟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區域競爭愈加激烈,一些制約全區加快發展、轉型升級的深層次矛盾仍然存在。但我們同樣具有經濟快速發展所具備的良好機遇,“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沿東隴海經濟帶建設、自由貿易港申報等多重戰略疊加效應將進一步顯現。特別是市委、市政府戰略東進、擁抱大海,進一步調整優化港產城發展布局,將油化鹽化產業鏈項目確定為全市產業發展二號工程,成功申報連云區作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說明市級層面加快東部城區發展的決心前所未有,這些將有效提振我區經濟發展的信心。2017年,全區排定市級重點項目41個,年內計劃投資超90億元,三吉利苯酚產業鏈、華樂合金冷軋、旅游休閑、健康養老、跨境電商等優勢項目將加速發展,成為新的增長動能,這些都為全區2017年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綜上分析,2017年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指標計劃初步安排為: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
--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
--工業投資增長14%。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8%。
--實際利用外資7500萬美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5%。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9.2%。
三、2017年主要工作措施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區將搶抓“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機遇,緊緊圍繞3456發展戰略,始終堅持以港興區、產業強區、旅游富區、生態立區發展路徑,緊緊圍繞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千億園區打造、港產城融合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健康養老產業、特色小鎮等重大戰略任務,聚力創新,聚焦富民,攻堅克難,創新務實,推進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是聚焦頭號工程,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將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作為全區頭號工程,不斷提升旅游富民水平。按照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相關標準要求,編制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整合優質旅游資源,建設智慧旅游平臺。完善旅游基礎設施,突出景區個性特點,提煉景區文化內涵,開發B1、B2地塊,建設新的游客集散中心。提升山海旅游發展。完成新絲路零點公園建設,推進連島、海上云臺山國家5A級景區創建,規劃建設海州灣國家海洋公園,加快連島文化園、法起文化園、海上云臺山民宿集群、臨洪口濕地公園等一批重點旅游項目建設。加快建設連島海濱度假小鎮、宿城旅游風情小鎮、高公島核電文化小鎮等特色小鎮。
二是聚焦一號工程,加快千億園區打造。堅持工業強區戰略,以板橋綜合產業園建設作為全區工業發展的引擎,積極搶抓全市產業發展二號工程機遇,超前謀劃,快速實施,將其作為全區一號工程重點來抓。強化企業服務,依據企業自身特點制定幫辦措施,采取集中會辦等方式提供全方位服務。對接規劃環評,推進板橋綜合產業園25項重點工作任務。全力打造油化鹽化產業、三吉利循環經濟產業、金屬材料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推進產業特色發展、集聚發展。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引導工業企業提檔升級,提高企業技術裝備水平。鼓勵企業申報省市企業技術中心,不斷提升全區工業的質量和效益。引導淘汰落后產能,進一步做好環球銅業、東茂礦業等9家僵尸企業土地資源的盤活重組工作,為新項目的落地騰出空間。
三是聚焦跨境電商,加快區域性國際商務中心發展。聚力創新,加快跨境電商、健康養老等新興產業培育,引領發展轉型升級。在鞏固提升跨境電子商務現有業態的基礎上,放大 點點通跨境電商平臺的效應,支持港港通國際多式聯運第四方物流平臺建設,大力發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充分發揮跨境保稅的品牌集聚效應,進一步打響連云新城保稅品牌,努力打造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區域性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以促進群眾健康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合理規劃健康產業布局,做大做強健康產業。推進省海濱康復醫院建設,建設連云區健康產業園。加快居家養老、醫養結合養老體系的推廣。努力打造國內知名的健康養生養老福地、健康休閑旅游勝地、健康產品制造基地、健康管理服務高地。
四是聚焦功能完善,加快城市面貌變化。以港口、城市、產業功能板塊為依托,深化產業發展和港口、城市建設三者之間的功能融合。配合市城建控股集團,啟動連云新城10公里黃金岸線的打造。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重點實施道路通達工程,院前路跨立交橋主體建成,中華路西延工程加快建設。加快實施景觀提升工程,推進連島景觀大堤、在海一方公園等地塊景觀提升,全年新增綠化面積40萬平方米,實施四橫四縱亮化提升工程。穩步推進舊城改造,加快已征收地塊的項目招引。推進鴻橋花園二期、三期建設。完成危房改造1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5個。推進君堂文博苑及區域配套商業建設,豐富云山片區商務商貿業態,完善城市服務配套。加快城市用水用氣配套工程,鋪設燃氣主管線3.5公里,解決墟溝、連島、連云街道等5000戶居民燃氣入戶問題。
五是聚焦富民惠民,加快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民生項目投入力度,推動社會事業加快發展,讓全區人民有更強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加快連島中心漁港建設,發展海洋經濟,提高漁業效益和漁民收入。發展更高質量的教育。加快新建云山小學,啟動海客瀛洲小學建設。全面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強化現代化辦學標準推廣。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
區國家教育信息化達標率達到80%以上。推進健康連云行動計劃,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從軟硬件兩個方面提升衛計服務,完成區婦幼保健中心搬遷,加快投入運營;對墟溝、云山衛生中心2家中醫館進行完善提檔;進一步深化東部城區醫聯體建設,完成4家社區服務中心改造更新,并繼續落實省級三個一工程,促進分級診療實施,整合優質醫療資源。實現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參保率95%以上,為60歲以上老人購買人身意外保險。建立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完善社會養老服務機制,向社區和居家養老延伸,積極申報社區養老試點。加快殘疾人康復中心建設,落實低保標準自然增長機制,繼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堅持補短板、兜底線,織密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實施低保家庭精準扶貧。
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全面完成街道文化中心改擴建工作;完善北固山、海上云臺山、連島體育健身路徑。完成連島后山自來水改造工程,完成宿城供水管線鋪設,推進環后云臺山零散居民山轉下移居行動,實施中山東路南側片區供水供氣工程,年內解決部分居民吃水用氣難的問題。啟動云臺山隧道改造工程。年內完成便民道路改造30條,新裝太陽能路燈300余盞,提高公共自行車、綠道慢行系統等公共服務設施覆蓋率。著力擴大就業創業,依托眾創空間,支持電商等新業態創業,促進城鄉勞動力充分就業。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強化宿城、連云等6個污水處理站運營管理。實施排淡河、燒香河整治,疏浚河道3條